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1971-2010年辽宁省锦州地区4个气象观测站的逐日最低气温资料,对影响锦州地区的寒潮气候特征、路径和环流形势进行了分析,并特别对2006-2010年的寒潮过程进行了天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锦州地区西部出现寒潮的次数要比南部和东北部多,且10月和11月为寒潮发生最密集的月份;锦州地区北部寒潮发生的时间比南部和东北部开始早,结束晚;年平均寒潮次数为2.6次,逐年寒潮次数呈下降趋势,这与当前全球气候变暖是相一致的;影响锦州地区的寒潮分为东北、西北、偏西路径,从影响强度上看,东北和西北路径较剧烈,降温幅度较偏西路径稍大;影响锦州地区寒潮天气的环流形势分为横槽型、冷涡型、一槽一脊型和小槽发展型,其中以横槽型最多;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寒潮暴发前1~2 d,锦州地区各观测站气温普遍回升6~8℃.
推荐文章
近40年辽宁地区寒潮气候特征分析
寒潮天气
气候特征
小波分析
辽宁地区西北路径寒潮天气特征分析
寒潮
西北路径
环流形势
辽宁地区
辽宁地区东北路径寒潮天气特征分析
寒潮
东北路径
环流形势
HYSPLIT模型
天气特征
辽宁地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辽宁省锦州地区寒潮气候特征、路径和类型分析
来源期刊 畜牧与饲料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寒潮 气候特征 路径分型 环流背景 锦州地区
年,卷(期) 2014,(11) 所属期刊栏目 资源与环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47
页数 4页 分类号 P458.122
字数 342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福然 7 10 2.0 2.0
2 冯雪君 12 15 2.0 3.0
3 郭宁 2 3 1.0 1.0
4 高莉莉 4 9 2.0 3.0
5 常君德 3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8)
共引文献  (747)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寒潮
气候特征
路径分型
环流背景
锦州地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畜牧与饲料科学
月刊
1672-5190
15-1228/S
大16开
呼和浩特市昭君路22号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综合实验大楼
16-101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635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369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