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标准径流小区法,对试验区内荒草地和经果林地两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物理性质及水土保持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荒草地和经果林的土壤含水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且荒草地的土壤含水量均高于经果林地的土壤含水量,但荒草地各层次土壤容重均低于经果林;荒草地和经果林地的初始入渗率都相差不大,分别为:9cm/min,8cm/min,但最后到达稳定入渗时的导水率均小于1cm/min,并且荒草地和经果林到达稳定入渗所需的时间也不相等,分别为1h,2h左右;荒草地降雨产流量和土壤侵蚀量均比经果林大.因此经果林具有较好的蓄水保土效应,对减缓该流域内的水土流失状况具有较显著的作用.
推荐文章
驻马哨洼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物理性质分析
水土流失
土地利用
坡耕地
团聚体
黄土高原典型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物理性质分析
流域
土地利用
持水量
容重
孔隙度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红壤坡耕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红壤坡耕地
水土保持措施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容重
黄土高原典型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物理性质分析
流域
土地利用
持水量
容重
孔隙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物理性质及水土保持效益
来源期刊 绿色科技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土地利用类型 降雨量 土壤物理性质 径流泥沙
年,卷(期) 2014,(5) 所属期刊栏目 自然与生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
页数 4页 分类号 S175.1
字数 376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玲梅 西南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6 16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6)
共引文献  (379)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9)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土地利用类型
降雨量
土壤物理性质
径流泥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绿色科技
半月刊
1674-9944
42-1808/S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738
总下载数(次)
68
总被引数(次)
3531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