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洋河流域位于京西北上风向,是北京重要水源地和生态保护屏障,我国北方典型的农牧交错带和生态脆弱敏感区,也是北京-张家口2022年冬奥会的申办地,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位.建立洋河流域大气 PAHs 排放清单,分析其可能来源及影响,通过气团后向轨迹辨识其区域 PAHs 传输途径,对于北京及张家口地区环境 PAHs 的污染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收集和分析了洋河流域大量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等相关数据资料,评估了流域各行业、各县市 PAHs 排放因子,单体排放量及其影响因素,通过气团后向轨迹模型分析了 PAHs 的传输轨迹.结果表明,洋河流域大气 PAHs 排放量为4.4×102 t.从排放行业看,煤炭燃烧源、秸秆燃烧源是洋河流域大气 PAHs 的重要排放源,其贡献率分别为76%和16%.从排放地区看,宣化县的排放量最大,约49 t;其次分别为:兴和县、天镇县、怀来县、万全县,排放量分别约为:36、32、24和15 t.从排放谱看,低环(2~3环)与高环分子(4~6环)PAHs 的排放量相差不大,分别约占 PAHs 排放总量的50%左右.洋河流域单位 PAHs 总排放量与各县市的工业生产总值(r =0.96,P <0.05)、居民收入(r =0.94,P <0.05)、人口密度呈正相关( r =0.92,P <0.05),与单位国土面积呈负相关(r =-0.9,P <0.05),与农业生产总值没有显著相关(r =0.026,P >0.01).流域内 PAHs 的较高排放与该地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和较高的居民消费水平有关.基于气团后向轨迹模拟和洋河流域 PAHs 排放,可以推断洋河流域已成为 PAHs 的高污染风险区,通过西北气流可将流域高浓度的 PAHs 输送至北京,对北京的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