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地球上的斑岩铜矿床的成矿形成的主要因素是由于不同地表内部单元及其火山内部深成岩的构造作用。在不同的历史变化中,中国地区造山带的不断演化和中国陆地和海洋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我国的斑岩铜矿成矿的区域进行了重新划分,形成了北部特提斯、古亚洲、环太平洋和喜马拉雅这四个成矿区域。不同区域的客观环境、板块断裂程度和地表及内部热点的差异对含矿斑岩岩浆的形成产生不同的作用。本文将在简要分析中国斑岩铜矿的形成过程,探究中国斑岩的成矿模式和成矿地质条件,以期能够为我国的地质勘查工作者在勘探斑岩铜铜矿工作的时候提供实际的参考。
推荐文章
重新认识中国斑岩铜矿的成矿地质条件
地质学
斑岩铜矿
大陆边缘
构造演化
成矿条件
中国
智利斑岩型铜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斑岩型铜矿
地质特征
成矿规律
智利
藏东玉龙斑岩铜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型
斑岩铜矿
地质特征
成矿模型
玉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对中国斑岩铜矿成矿地质条件的再认识
来源期刊 大科技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中国 斑岩铜矿 成矿模式 地质条件
年,卷(期) 2014,(16)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勘察?测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2-252,253
页数 2页 分类号 P618.41
字数 295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2)
共引文献  (129)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2(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国
斑岩铜矿
成矿模式
地质条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科技
周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867
总下载数(次)
225
总被引数(次)
1229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