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真空辅助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斜接型挖补修理后结构进行了拉伸强度试验研究,获得了修理后结构最终破坏模式。分别建立了挖补修理结构中母板与补片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了各向异性连续损伤力学模型模拟了母板与补片复合材料单向带失效模式,假定母板与补片通过黏性力接触,在真空辅助湿法挖补修理形成的无厚度二次固化界面处定义了接触面,采用指数型软化 cohesive 模型模拟了界面接触属性。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表明所采用的模型能很好地预测整个修理结构的拉伸性能。分析了整个拉伸过程中层合板斜接挖补修理结构的损伤破坏过程,发现了附加补片引起的应力集中是造成母板中薄弱层过早损伤的原因。讨论了不同斜接挖补角度对修理后结构强度的影响,结论可以引导工艺人员制订合理的修补方案。
推荐文章
真空辅助湿铺贴阶梯形挖补修理后层合板拉伸破坏模拟
阶梯形挖补修理
剪切非线性
连续损伤模型
cohesive理论
接触分析
基于k样本Anderson-Darling检验的混杂铺层层合板挖补修理后拉伸性能研究
挖补修理
混杂铺层
拉伸强度
破坏模式
k样本Anderson-Darling检验
复合材料层合板斜接式挖补修理稳定性分析
挖补修理
线性屈曲
异种材料补片
有限元分析
薄层合板单面贴补修理拉伸性能研究
贴补修理
复合材料层合板
拉伸性能
强度恢复率
有限元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真空辅助湿法斜接型挖补修理后层合板拉伸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机械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真空辅助斜接型挖补 连续损伤力学模型 cohesive理论 接触分析
年,卷(期) 2014,(17)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96-2401
页数 6页 分类号 TB332
字数 463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132X.2014.17.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光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结构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94 688 15.0 22.0
2 王新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结构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33 293 10.0 16.0
3 钱元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结构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7 66 6.0 7.0
4 刘伟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结构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12 88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68)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真空辅助斜接型挖补
连续损伤力学模型
cohesive理论
接触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机械工程
半月刊
1004-132X
42-1294/TH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湖北工业大学772信箱
38-10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171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20623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