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双膈顶中内侧段幕状改变形成与性别、年龄、体型及侧别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住院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筛选出具备双膈顶或单膈顶中内侧段幕状改变的患者共573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过X线胸部正侧位检查,其中69例除具备X线胸部正侧位检查外,又同时进行多螺旋CT扫描,并制成了三维重建的SSD图像.在此组患者中就性别、年龄、体型及侧别等相关因素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列出图表.结果 具备双膈顶中内侧段幕状改变入选的573例中,幕状改变出现率与瘦长体型密切相关,与年龄关系密切,30岁以下470例,占82.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幕状改变与年龄分布折线图中峰值在20岁左右,以18岁出现最多,66例,占n.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侧别的出现率上,单独左侧膈顶出现率最高,共505例,占88.13%;双侧膈顶出现45例,占7.85%;单独右侧膈顶出现23例,占4.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上,男318例,女255例,男女之比为1∶0.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双膈顶中内侧段幕状改变,出现率与体型、年龄及侧别关系密切;与性别差别关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