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黄连须生物碱含量的时空分布,以及黄连须产地加工工艺.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采收时间、不同生长部位黄连须中生物碱含量,并研究了水洗对黄连须鲜品和干品生物碱含量的影响.结果:不同采收时间的黄连须总生物碱含量基本不变,为2.5%~2.9%.其中,小檗碱和黄连碱含量较高,达1%左右,巴马汀含量很低,仅0.1%;靠近黄连主根的黄连须(近须)总生物碱含量较高,近4%,远离主根(远须)的总生物碱含量较低,为2%左右;黄连须鲜品洗涤后生物碱含量几乎不变,干品洗涤后生物碱大大减少.结论:灰渣中的近须的利用价值大于丢弃在田间的远须;水洗对黄连须鲜品生物碱含量没有影响.
推荐文章
黄连生物碱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黄连生物碱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工艺优化
萸黄连总生物碱醇提取工艺研究
萸黄连
总生物碱
提取
综合评分法
正交实验法优选黄连生物碱提取工艺
黄连
总生物碱
小檗碱,盐酸
提取工艺
正交实验
麦芽生物碱物质提取工艺优化及不同产地含量比较
生麦芽
总生物碱
大麦芽碱
不同产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连须生物碱时空分布及产地加工工艺研究
来源期刊 中药材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黄连须 生物碱含量 时空分布 加工工艺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加工炮制与养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5-397
页数 分类号 R282.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学刚 西南大学药学院 115 1227 18.0 29.0
2 高倩 西南大学药学院 17 27 4.0 4.0
3 王燕枝 西南大学药学院 5 46 3.0 5.0
4 邹宗尧 西南大学药学院 14 91 5.0 9.0
5 王德珍 西南大学药学院 11 100 5.0 10.0
6 庞婕 西南大学药学院 5 48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33)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40)
二级引证文献  (1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连须
生物碱含量
时空分布
加工工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药材
月刊
1001-4454
44-1286/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24号中粤大厦10楼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967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1220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