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大蒜硝黄膏中芒硝体外透皮渗透特性,并比较不同部位皮肤的透皮效果,考察不同赋形剂(醋、姜汁、植物油)及不同配伍对药物释放行为的影响.方法 以SO42-为指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大蒜硝黄膏进行体外透皮吸收实验研究.结果 大蒜硝黄膏中芒硝的透皮吸收药动学均符合Higuchi方程;腹部皮肤SO42-成分的2h累积透过量和透皮速率均明显高于背部皮肤和侧腹部皮肤;以醋为赋形剂,SO42-的2h累积透过量和透皮速率最高,其次为姜汁,植物油最差;不同配伍试验中,全方中SO42-成分2h累积透过量和透皮速率最高,芒硝-大黄、芒硝-大蒜配伍时略减少,芒硝单方时最少.结论 大蒜硝黄膏中芒硝透皮吸收效果小鼠腹部皮肤优于背部和侧腹部皮肤;大蒜硝黄膏赋形剂以醋为最优,其次是姜汁,植物油最差;大蒜、大黄对芒硝成分的透皮吸收均有促进作用.
推荐文章
天然药物活性成分体外经皮渗透研究进展
中药活性成分
体外经皮渗透
研究进展
跌打止痛巴布膏体外透皮吸收实验研究
跌打止痛巴布膏
HPLC
蛇床子素
水杨酸甲酯
透皮吸收
矾冰纳米乳的体外经皮渗透实验研究
矾冰纳米乳
矾冰液
经皮渗透
盐酸特比萘芬体外经皮渗透性的实验研究
经皮渗透性,体外
特比萘芬,盐酸
丙二醇
氮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蒜硝黄膏中芒硝体外经皮渗透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中成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大蒜硝黄膏 芒硝 体外透皮吸收 穴位贴敷
年,卷(期) 2014,(7) 所属期刊栏目 科研报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42-1545
页数 4页 分类号 R944
字数 392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528.2014.07.04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晓莉 河北大学中医学院 46 332 10.0 15.0
2 曹松云 河北大学中医学院 11 105 7.0 10.0
3 仇金龙 河北大学中医学院 2 14 2.0 2.0
4 贾镜鸿 河北大学中医学院 2 1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
共引文献  (55)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50)
二级引证文献  (18)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蒜硝黄膏
芒硝
体外透皮吸收
穴位贴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成药
月刊
1001-1528
31-1368/R
大16开
上海市黄浦区福州路(近江西中路)107号206室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67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511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