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鉴于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有效性,但有效机制不清,该研究试图从抑郁症的病因源头做起,在复杂系统下初探抑郁症的可能病因,为下一步中医药疗效评价研究奠定基础.通过采集120例抑郁症患者和40例健康人群脑电波,利用脑讯息搜索(SET,search of encephalo-telex)系统分析抑郁症患者全脑及各脑区抑制性神经递质(INH)、五羟色胺(5-HT)、乙酰胆碱(ACH)、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兴奋性神经递质(EXC)这6种神经递质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抑郁症组与健康组比较,各神经递质均值变化为①抑郁组全脑区DA降低(P<0.05),且双侧中央区,右颞区及右顶区DA降低较显著(P<0.01);②抑郁组右颞区5-HT升高(P<0.05);③抑郁组右中央、左顶区ACH降低(P<0.05),左后颞区ACH降低较显著(P<0.01).神经递质拮抗对及神经递质间相关性研究①3对神经递质拮抗对5-HT与DA,Ach与NE,INH与EXC在健康组和抑郁组2组均表现为中或强负相关性.5-HT与DA之间,除健康组右后颞区为弱负相关外,其余各区及全脑均表现出强负相关性(健康组除外右后颞区,|r|范围为[0.82,0.92],P<0.01)/(抑郁组,|r|范围为[0.88,0.94],P<0.01);Ach与NE间在全脑及各脑区体现出中负相关性(健康组,|r|范围为[0.39,0.76],P<0.01或P<0.05)/(抑郁组,|r|范围为[0.56,0.64],P<0.01);INH与EXC间体现出中强负相关性(健康组,|r|范围为[0.57,0.80],P<0.01)/(抑郁组,|r|范围为[0.68,0.78],P<0.01).②非拮抗对的两两递质组间,5-HT与EXC间,或Ach与IN-H间,或DA与INH间在大脑各区均呈现弱负相关趋势.5-HT与EXC间表现出弱负相关性(健康组,在脑右中央、左顶、双前颞和右后颞区|r|范围为[0.25,0.50],P<0.01或P<0.05)/(抑郁组,在全脑、双顶、双枕、右前颞、双后颞、左中央、左额区表现出弱负相关性(|r|范围为[0.18,0.37],P<0.01或P<0.05);Ach与INH间表现出弱负相关性(健康组,在脑双额、左顶、左前颞、右后颞区|r|范围为[0.31,0.46],P<0.01或P<0.05)/(抑郁组,在脑双后颞、右前颞、双枕、左中央区|r|范围为[0.20,0.32],P<0.01或P<0.05);DA与INH间表现出弱中负相关性(健康组,在脑左顶、右中央、左额、左枕、双前颞区|r|范围为[0.33,0.68],P<0.01或P<0.05)/(抑郁组,除左额,右中央外,在全脑及其余脑区|r|范围为[0.21,0.34],P<0.01或P<0.05).DA与Ach间,或NE与5-HT间在大脑各区均呈现弱正相关趋势.DA与Ach间表现出弱正相关性(健康组,在脑左额、右顶、左前颞和右后颞区|r|范围为[0.37,0.46],P<0.01)/(抑郁组,除去双中央区外,在全脑及其余脑区|r|范围为[0.23,0.35],P<0.01或P<0.05);NE与5-HT间表现出弱正相关性(健康组,在脑双前颞、双后颞、右额、左顶区|r|范围为[0.34,0.48],P<0.01或P<0.05)/(抑郁组,在全脑及各区|r|范围为[0.18,0.42],P<0.01).抑郁症组与健康组多神经递质主要差异为①抑郁组全脑、左额及右中央区6种神经递质全部正常减少(P<0.05).②抑郁组DA下降,或含有DA下降,或含有DA下降5-HT升高型增多.全脑、右额、右中央DA降低或含DA降低增多(P<0.01),表现为DA降低,5-HT升高DA降低,5-HT升高ACH降低DA降低,DA降低NE升高EXC降低,5-HT升高ACH降低DA降低NE升高等等.③抑郁组ACH下降增多,或含ACH下降、或含ACH下降NE(β-受体)升高型增多.右额、双中央区ACH降低或含ACH降低增多(P<0.05或P<0.01),表现为ACH降低,ACH降低NE升高,ACH降低NE升高EXC降低,5-HT升高ACH降低DA降低NE升高等等.该研究提示抑郁症患者大脑表现多种神经递质失常,多神经递质的同步变化有一定规律可寻,但非简单的线性研究方法.证实了3对拮抗对5-HT与DA间,ACH与NE间,INH与EXC间在健康组和抑郁症组均表现出较强的拮抗关系,非拮抗对两两递质间也表现出弱的正关联或负关联,提示可能有间接的因果关联.并且,抑郁症大脑各区多神经递质变化颇为复杂,初步证实了右额、右中央表现为DA降低,ACH降低,5-HT升高DA降低,5-HT升高ACH降低DA降低,DA降低NE升高EXC降低,5-HT升高ACH降低DA降低NE升高,ACH降低NE升高,ACH降低NE升高EXC降低等等,与健康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推荐文章
抑郁症患者大脑多神经递质变化研究
抑郁症
脑神经地质
变化
分裂症后抑郁治疗前后神经递质变化
分裂症后抑郁
5-羟吲哚乙酸
3-甲基-4-羟基苯乙二醇
高香草酸
5-羟色胺
去甲肾上腺素
302例抑郁症患者脑内神经递质变化规律研究
抑郁症
中枢神经递质分析系统
脑神经递质
平衡关系
加强扬刺百会穴对抑郁症患者体内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影响的研究
加强扬刺百会穴
抑郁症
5-羟色胺
去甲肾上腺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20例抑郁症患者大脑多神经递质变化初探
来源期刊 中国中药杂志 学科
关键词 抑郁症 脑讯息搜索(SET)系统 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拮抗对
年,卷(期) 2014,(8)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6-1524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4268/cjcmm2014083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彦舒 56 422 9.0 19.0
2 徐振华 4 68 2.0 4.0
3 许凤全 31 219 9.0 14.0
4 池名 3 91 3.0 3.0
5 刘超 34 134 6.0 11.0
6 张成 20 114 5.0 10.0
7 青雪梅 4 141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7)
共引文献  (13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1)
同被引文献  (287)
二级引证文献  (180)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3(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4(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5(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6(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7(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31)
  • 引证文献(13)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7(40)
  • 引证文献(15)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8(60)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48)
2019(6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7)
2020(2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抑郁症
脑讯息搜索(SET)系统
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拮抗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药杂志
半月刊
1001-5302
11-2272/R
大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2-45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538
总下载数(次)
36
总被引数(次)
23620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