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化工学报       
摘要:
热导率的求解及优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分子动力学是计算体系热力学量和其他宏观性质的一种有效方法.采用一种基于均匀内热源的非平衡分子动力学(NEMD)方法,分别选取Lennard-Jones势能模型和EAM势能模型,对镍的热导率进行模拟,对比二者结果发现考虑了电子影响的EAM势能模型比L-J模型更接近获得与实际值吻合良好的结果.继续选取EAM模型对铜以及镍铜复合材料的热导率进行模拟分析,进一步验证了EAM势能模型对金属铜热导率的模拟可行性,同时模拟分析了不同配比的镍铜复合材料的热导率,为获得最低有效热导率值及其配比进行了初步模拟分析并提供了理论支撑.
推荐文章
概述经典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
分子动力学
原子间作用势
有限差分法
平衡态系综
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结构热导率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纳米结构
复合材料
热传导
分子动力学
振动态密度
超高压水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分子动力学
超高压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导热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聚合物复合材料
导热性能
分子动力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镍热导率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来源期刊 化工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分子模拟 模型 热物性 热导率
年,卷(期) 2014,(z2) 所属期刊栏目 热力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37
页数 5页 分类号 TK124|O55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438-1157.2014.z2.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程林 山东大学热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 150 1455 20.0 30.0
2 李鑫 山东大学热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 47 917 12.0 30.0
3 祁金胜 15 29 3.0 5.0
4 辛公明 山东大学热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 13 35 3.0 5.0
5 季万祥 山东大学热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 5 16 2.0 4.0
6 王怡飞 山东大学热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分子模拟
模型
热物性
热导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工学报
月刊
0438-1157
11-1946/TQ
大16开
192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7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8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