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改进维药白花丹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TLC法对维药白花丹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白花丹中白花丹醌的量.结果 建立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薄层色谱图清晰;水分低于9.0%;总灰分不超过9.0%;醇溶性浸出物在10.0%以上;白花丹醌在0.028 6~0.457 6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100.37%,RSD为1.15%,12批白花丹药材中白花丹醌的量为0.007 1% ~0.052 2%.结论 建立白花丹药材质量标准研究方法可行,重复性好,能有效控制该药材质量.
推荐文章
白花蛇舌草的质量标准研究
中药
质量标准
白花蛇舌草
回生第一丹片质量标准的研究
回生第一丹片
质量标准
朱砂
HPLC
阿魏酸
维药小茴香根质量标准的初步研究
小茴香根
显微鉴别
质量标准
香丹滴丸的质量标准研究
香丹滴丸
HPLC
TLC
丹参酮ⅡA
丹酚酸B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维药白花丹的质量标准
来源期刊 中成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维药 白花丹 白花丹醌 质量标准 TLC HPLC
年,卷(期) 2014,(7) 所属期刊栏目 饮片炮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93-149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84.1
字数 31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528.2014.07.03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贾晓光 88 440 11.0 16.0
2 张娟 56 182 7.0 11.0
3 孙宇 24 63 4.0 7.0
4 卿德刚 35 127 6.0 10.0
5 倪慧 36 171 7.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维药
白花丹
白花丹醌
质量标准
TLC
HPLC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成药
月刊
1001-1528
31-1368/R
大16开
上海市黄浦区福州路(近江西中路)107号206室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67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511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