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扫描技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界定恶性肿瘤中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38例脑肿瘤患者。38例患者经临床确诊后立即先后行CT和MRI扫描,并在临床治疗后2天至1个月后进行MRI复查。对比区域表观扩散系数(ADC)和表观扩散系数比例(ADCR)。结果38例患者发病时MRI平扫T2WI未能明显显示新近病灶,而同一层面DWI 38例患者全部显示脑肿瘤强异常高信号区,脑肿瘤中心对侧镜像区(ADC值10.112±0.976)与影像半暗带区ADC值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其他两个测量部位影像半暗带对侧正常区、病灶中心区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DWI扫描技术和DSA技术均能及早发现恶性脑肿瘤,综合应用二者能够清晰、直观地显示患者动脉瘤的大小、分布以及是否出现出血现象等情况,因而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为下一步的治疗提供依据。
推荐文章
WB-DWI在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
磁共振成像,弥散
淋巴转移
肿瘤
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诊断胃肠道恶性肿瘤中的价值
胃肠道恶性肿瘤
扩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高海拔地区WB-DWI的临床应用与研究
高海拔地区
核磁共振
全身弥散加权成像
子宫恶性肿瘤术前MRI检查的价值
子宫
肿瘤,继发原发性
磁共振成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WB-DWI对恶性肿瘤检测价值探讨
来源期刊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学科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恶性脑肿瘤 价值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7-99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62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海燕 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放射科 21 58 4.0 7.0
2 方呈祥 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肿瘤科 18 67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恶性脑肿瘤
价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月刊
1674-7372
11-9298/R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人卫大厦B座306室
82-136
200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03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483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