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二里头文化含有“甲”字的两个铜器图案内涵与《素问·阴阳类论》“一阳为纪”有渊源关系。二里头文化之十字形“甲”字源于立表测景,《黄帝内经》与“甲”相配的胆经在人体中的作用也被比作立表测景样的作用---“一阳为游部”;二里头文化中铜越图像内周布列6个甲字,举“甲”字以赅六十干支纪日之义,旨在强调干支纪日法必须与圭表结合才能准确厘定一年四季。《黄帝内经》以“甲六复而终岁”表示三百六十日干支纪日法与人体的四时五脏阴阳系统相对应,而三百六十日干支纪日法的四时五行对应的人体脏腑系统必须在具有如圭表测景一样功能的胆的配合下,才能精确反映一年的四时变化,故曰“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二里头圆形铜器图像每周各布13个“甲”字,象征闰年13个月,旨在强调立表测景定向是太阴历法与太阳历法和谐的关键。《黄帝内经》则以“十二脉应十二月”,而能够让十二脉“积气余而盈闰”与四时相合相应,需要具有“推余于终”作用的中正之官的胆与具有立表测景一样功能的胆经的和调作用完成,故有“少阳主骨”之说。
推荐文章
《素问·阴阳类论》“一阳为游部”渊源考释
黄帝内经素问
"一阳为游部"
表正于中
中正之官
《素问·阴阳离合论》“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渊源考释
黄帝内经
尚书
周髀算经
厥阴
阴之绝阳
璇玑
罢极
四极
大敦
大汶口文化
红山文化
《素问·脉解》篇“阳明者午也”渊源考释
仰韶文化
人面鱼纹彩陶盆
“阴阳交午”
“地中”
“阳明者午也”
“胃为之市”
“日中为市”
黄帝内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素问·阴阳类论》“一阳为纪”渊源考释
来源期刊 中医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二里头文化 黄帝内经 “一阳为纪” “少阳主骨” 尚书 五纪 颛顼历 推余于终 中正
年,卷(期) 2014,(7)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91-995
页数 5页 分类号 R22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晓峰 解放军第302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诊疗与研究中心 11 46 3.0 6.0
2 宋雪艾 解放军第302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诊疗与研究中心 14 79 4.0 8.0
3 吕红 解放军第302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诊疗与研究中心 14 51 3.0 7.0
4 史文丽 解放军第302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诊疗与研究中心 8 31 3.0 5.0
5 李建宇 解放军第302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诊疗与研究中心 18 148 7.0 12.0
6 王国强 解放军第302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诊疗与研究中心 5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二里头文化
黄帝内经
“一阳为纪”
“少阳主骨”
尚书
五纪
颛顼历
推余于终
中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学报
月刊
1674-8999
41-1411/R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号
36-15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109
总下载数(次)
31
总被引数(次)
643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