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影响皮神经阻滞技术治疗带状疱疹及预防远期后遗神经痛(PHN)效果的相关因素,为皮神经阻滞技术应用于社区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150例于疼痛科就诊的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应用皮神经阻滞技术进行治疗,采用前瞻性队列观察研究的方法,评价不同因素下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的150例带状疱疹患者中,PHN发生率为8%;疼痛的缓解程度与年龄、皮疹出现后治疗介入时间、皮损面积相关(P<0.05),与性别无明显相关性(P>0.05).即:中青年、介入治疗时间早、皮损面积小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更明显.结论 皮神经阻滞技术对带状疱疹的治疗效果明确,针对特定人群的治疗效果更佳.应针对相关影响因素,对社区易感人群进行健康教育,促使患者提早就医;在治疗中,评估就诊患者的一般情况,在适宜的基础上早期应用皮神经阻滞技术治疗.
推荐文章
带状疱疹急性期皮神经阻滞对带状疱疹神经痛影响
带状疱疹
后遗神经痛
皮神经阻滞
影响泛昔洛韦片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的因素分析
泛昔洛韦
带状疱疹
疗效
logistic回归分析
影响因素
神经根阻滞联合松筋针治疗胸腹部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神经根阻滞
松筋针
带状疱疹
神经痛
后遗痛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分析
带状疱疹
针灸疗法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影响皮神经阻滞技术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的相关因素的分析研究
来源期刊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带状疱疹 后遗神经痛 皮神经阻滞技术 影响因素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4-457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33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4695.2014.06.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彦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麻醉科 73 514 13.0 20.0
2 张乐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办公室 41 436 13.0 1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52)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20)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带状疱疹
后遗神经痛
皮神经阻滞技术
影响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半月刊
1671-4695
11-4749/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95号(通讯地址:北京市100176-25信箱)
80-494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749
总下载数(次)
3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