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1950年前苏联骨科医师Ilizarov发现了牵张成骨技术,应用模仿自然的缓慢牵伸力能治愈复杂创伤骨折、骨与软组织的缺损、感染和肢体的严重畸形.这种治疗模式既不同于传统骨科手术技术,也不同于现代的创伤骨科的骨折内固定接骨(AO)技术或截骨矫形技术,这些技术的特征之一就是迅速进行骨的固定和矫正畸形.以每天1mm为特征的Ilizarov技术,不仅解决了缺损和畸形中的骨的问题,而且解决了包括血管、神经、肌肉和皮肤在内的其他软组织的生长问题,对骨科一些创伤和畸形的效果无以伦比.由于诸多原因,在我国的传播不够广泛,还需要各方努力,来一起推动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推荐文章
Ilizarov技术治疗骨不连的研究进展
Ilizarov技术
骨不连
骨折
骨搬运
Ilizarov技术在创伤性下肢畸形矫正中的应用价值
创伤性下肢畸形矫正
Ilizarov技术
应用
Ilizarov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
骨缺损
Ilizarov外固定架
胫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缓慢的力量——Ilizarov技术在中国微言
来源期刊 医学与哲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Ilizarov技术 牵张力 传播史
年,卷(期) 2014,(20) 所属期刊栏目 圆桌会议:外固定与肢体重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87.35
字数 644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永清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创伤骨科研究所 329 2370 23.0 32.0
2 朱跃良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创伤骨科研究所 83 562 13.0 1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6)
共引文献  (36)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6)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Ilizarov技术
牵张力
传播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与哲学
半月刊
1002-0772
21-1093/R
大16开
大连市旅顺南路西段9号
8-12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273
总下载数(次)
43
总被引数(次)
8627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