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过敏原检测在药物性肝损害(DILI)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例临床诊断为 DILI 的住院患者进行血清过敏原检测,同时检测200例正常人血清过敏原作为对照。结果200例 DILI 患者血清过敏原检测阳性率为76.5%(153/200),其吸入性过敏原与食入性过敏原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阳性率较高的为尘螨/粉螨、普通豚草/蒿属植物、蟹/虾/龙虾、牛肉/羊肉。而正常人血清过敏原阳性率为20%(40/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DILI 患者具有较高的血清过敏原检测阳性率,过敏原检测可以了解 DILI 患者的过敏体质状况,指导患者避免或减少过敏原接触,对患者在临床用药方面有一定指导作用。
推荐文章
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循证治疗
抗结核药
肝损害
治疗
循证医学
药物性肝损害198例分析
药物性肝损害
分析
急性肝炎
药物性肝损害诊治研究近况
药物
药物性肝损害
诊断
治疗
216例药物性肝损害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
药物性肝损害
抗结核药物
抗肿瘤药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过敏原检测在药物性肝损害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四川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害 血清过敏原 临床意义
年,卷(期) 2014,(12) 所属期刊栏目 基金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6-151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75.1|R593.1
字数 232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65)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药物性肝损害
血清过敏原
临床意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医学
月刊
1004-0501
51-1144/R
大16开
成都市上汪家拐街39号
62-103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843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607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