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数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重型脑外伤的疗效。方法48只成年 SD 大鼠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和1组对照组,采用改良的 Feeney 氏法建立大鼠创伤性脑损伤模型,外伤后注射5×105(A 组),2×106(B 组),1×106(C 组) BMSCs;采用行为测试试验评分观察肢体功能恢复,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并比较4组大鼠制模后海马齿状回及损伤区域 BrdU 阳性细胞的表达。结果 A、B、C 组前肢放置试验和平衡试验评分均优于对照组,C 组优于 A、B 组(P <0.05)。 A、B、C 组中大鼠海马和损伤区域出现的 BrdU 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组,C 多于 A、B 组(P <0.05)。结论三个治疗组均可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但1×106治疗组治疗效果最为明显。
推荐文章
恒磁场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恒磁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增殖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其形态观察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分离
培养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全骨髓贴壁法
诱导
HSV-1体外感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单纯疱疹病毒属
骨髓细胞
大鼠,Wistar
器官移植
组织工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数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重型脑外伤的对比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四川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重型脑外伤 大鼠
年,卷(期) 2014,(12) 所属期刊栏目 基金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09-1511,151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32
字数 223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阳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26 142 5.0 11.0
2 王冬梅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8 14 2.0 3.0
3 张海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7 4 1.0 1.0
4 高阳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5 16 2.0 3.0
5 曹辉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2)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4(11)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11)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重型脑外伤
大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医学
月刊
1004-0501
51-1144/R
大16开
成都市上汪家拐街39号
62-103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843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607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