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血压晨峰(MBPS)与大动脉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高血压患者124例(高血压组,其中有血压晨峰56例,无血压晨峰68例)与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采用全自动动脉硬化测定仪测定其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值,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测其颈动脉中膜厚度(IMT)和颈动脉斑块,并对3组测量值进行比较.结果 高血压组无任有无血压晨峰,其baPWV、IMT值及斑块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有血压晨峰的高血压患者其baPWV、IMT值及斑块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无血压晨峰的高血压患者(P<0.05).结论 血压晨峰是影响大动脉硬化的重要因素,有血压晨峰的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发生IMT增厚及粥样斑块的形成,其靶器官损害的危险性更高.
推荐文章
高血压病人血压晨峰异常与年龄-动脉缓冲功能的关系探讨
高血压
动脉缓冲功能
血压晨峰
年龄
横断面顺应性
容积扩张性
动脉硬化系数β
老年高血压大动脉粥样硬化与C反应蛋白关系的研究
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C反应蛋白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探讨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动脉粥样硬化
颈部血管彩超
动脉粥样硬化病人动脉硬化程度与血压、血清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弹性
肱踝脉博波传导速度
血压
白蛋白
球蛋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压晨峰与大动脉硬化程度的关系
来源期刊 实用临床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压晨峰 脉搏波传导速度 颈动脉中膜厚度 颈动脉斑块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内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3.1+2
字数 235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卓帆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8 29 3.0 5.0
2 岳晓军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12 46 3.0 6.0
3 吕敏清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4 17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906)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5)
二级引证文献  (7)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压晨峰
脉搏波传导速度
颈动脉中膜厚度
颈动脉斑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临床医学
月刊
1009-8194
36-1242/R
大16开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大道461号
44-119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636
总下载数(次)
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