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尽管创面负压治疗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但是大多数人只是基于临床经验或是主观判断认为创面负压治疗的优越性。<br>  目的:观察创面负压治疗体表创面的效果,并与同期传统治疗方法比较。<br>  方法: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存在体表创面患者45例,其中25例患者应用负压治疗,20例患者应用传统换药治疗方法,记录相关治疗数据。<br>  结果与结论:创面负压治疗组在创面术前准备时间、肉芽生长速度、细菌的清除作用、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优于传统换药组(P <0.05),但治疗费用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表明创面负压疗法相对于传统方法对创面的愈合起到了正性的促进作用,明显缩短了术前准备的时间,加速创面范围缩小,并降低了修复重建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降低了医务者的工作强度。创面负压治疗是从创面清创到进行修复重建手术这一中间期的有效治疗方式。
推荐文章
负压引流与创面修复
引流术
创伤和损伤
持续负压吸引联合创面灌洗术在深部复杂创面中的应用
VSD引流
创面灌洗引流
深部复杂性创面修复
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骨科创面的护理
封闭式负压引流
骨科创面
护理
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创面的观察及护理
封闭负压引流
创面
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传统换药与创面负压修复体表创面的结局比较
来源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创面 负压治疗 皮肤软组织缺损 感染 溃疡 换药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实践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2-328
页数 7页 分类号 R318
字数 864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4344.2014.02.02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211)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29)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创面
负压治疗
皮肤软组织缺损
感染
溃疡
换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z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5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5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5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5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4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