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扎染布、蓝印花布……它们其实都有同一个名字“缬(xie)”。“缬”字大约在唐代出现,用作古代防染印花织物的统称。10月13日一12月12日,“丝路之缬——绞缬·夹缬·扎经染色”系列大展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幕,展览由古代中国、从亚洲到世界、当代艺术、染新等八个部分组成、从室内馆藏的古代绞缬实物,到世界各地艺术家的纺纵染印艺术品,再到室外的扎染装置作品,全面展示了“缬”这一古老的防染印花织物的前世今生。
推荐文章
经略21世纪海上丝路之海洋环境特征系列研究
海上丝绸之路
海洋环境特征
重要航线和港口
海洋资源状况
气候概况
新丝路与交往教育
一带一路
交往教育
跨文化理解教育
国际理解教育
交往能力
丝路语境中的少数民族文学
丝路文化
少数民族文学
"一带一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丝路之缬
来源期刊 中国服饰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丝路 古代中国 印花织物 蓝印花布 当代艺术 博物馆 艺术品 艺术家
年,卷(期) 2014,(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0-111
页数 2页 分类号 TS194.5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丝路
古代中国
印花织物
蓝印花布
当代艺术
博物馆
艺术品
艺术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服饰
月刊
1007-6840
31-1988/TS
大16开
上海市长宁区延安西路1882号
80-701
200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005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8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