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中性束离子源引出过程中,详细分析了引出束流的产生,这有利于得到更准确的引出功率和引出电极表面的热功率沉积情况.根据HL-2A装置中性束离子源引出电极的电连接方式和束流引出的物理过程,对离子源束流引出过程进行了分析,给出抑制极电流产生的主要来源.通过分析放电气压扫描实验中的结果发现:随着放电气压的增加,不同弧放电电流情况下抑制极电流均逐渐增加,且抑制极电流与引出电流的比值近似线性增加.针对引出离子束流经过引出电极的过程建立了物理模型.计算了抑制极电流与引出电流的比值与放电气压的依赖关系,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验证了引出束流分析结果的合理性.
推荐文章
微型潘宁离子源引出结构计算仿真与设计
石油测井
中子管
离子源
离子光学仿真
HL-2A装置中杂质离子温度与旋转速度的时间分布
电荷交换复合光谱
最小二乘法
离子温度
环向旋转速度
时间分布
HL-2A装置NBI加热束线束光学特性
中性束加热
束光学特性
导流系数
1/e半宽度
HL-2M装置5 MW中性束加热束线离子源放电室研制
HL-2M装置
中性束加热
离子源
弧放电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HL-2A装置中性束离子源引出系统束流分析
来源期刊 强激光与粒子束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中性束离子源 引出电极 引出电流 抑制极电流 放电气压 碰撞截面
年,卷(期) 2014,(11) 所属期刊栏目 粒子束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4-197
页数 4页 分类号 O532.26|O562.4
字数 202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884/HPLPB201426.114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曹建勇 32 66 5.0 6.0
2 姜韶风 9 30 3.0 4.0
3 邹桂清 8 25 3.0 4.0
4 雷光玖 17 69 5.0 7.0
5 饶军 37 156 7.0 11.0
6 魏会领 12 24 3.0 4.0
7 杨宪福 8 20 2.0 4.0
8 谢炜民 5 11 2.0 3.0
9 刘鹤 8 24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性束离子源
引出电极
引出电流
抑制极电流
放电气压
碰撞截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强激光与粒子束
月刊
1001-4322
51-1311/O4
大16开
四川绵阳919-805信箱
62-76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3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6166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