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油气田地面工程       
摘要:
微生物菌液进入地层对储层渗透率的伤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微生物菌液与储层内黏土矿物配伍性差导致的黏土矿物吸水膨胀和分散运移;二是微生物菌液在储层孔隙内吸附滞留引起的液阻效应;三是菌体代谢产生高分子物质在储层孔隙内的吸附滞留.通过两组岩心串联实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体及其代谢产物中的生物聚合物在岩心孔隙内的吸附滞留,伤害程度的比例在20%左右;高渗岩心的损害率降低程度普遍略高于低渗岩心.
推荐文章
微生物采油技术在朝阳沟油田的应用
微生物采油技术
朝阳沟油田
应用
低渗透
初步认识
微生物采油技术在华北油田的应用
华北油田
微生物
采油
油藏
应用
国内外微生物采油技术综述
微生物
分子生物学
数学模型
基因
可视化
微生物采油产量预测模型
微生物采油
产量预测
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低渗透油田微生物采油入井液的伤害机理
来源期刊 油气田地面工程 学科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微生物入井液 渗透率 实验 储层伤害
年,卷(期) 2014,(9) 所属期刊栏目 行业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6896.2014.9.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富林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9 87 5.0 8.0
2 申坤 6 21 1.0 4.0
3 怀海宁 8 39 4.0 6.0
4 刘建英 5 24 3.0 4.0
5 李斌 14 45 2.0 6.0
6 黄战卫 6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7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低渗透油藏
微生物入井液
渗透率
实验
储层伤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油气田地面工程
月刊
1006-6896
23-1395/TE
大16开
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西苑街48-2号
1978-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1205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951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