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秸秆资源统计是其综合利用的前提。按照农业部标准NY/T 1701-2009《农作物秸秆资源考察与评估技术规范》中的技术方法,以安徽省为例,采用2013年《安徽统计年鉴》提供的统计数据,对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进行了统计分析与能源化利用评价。结果表明:安徽省主要农作物秸秆年理论资源量4487.99万t,年可收集资源量3878.84万t,年人均资源量72.88 kg/人;水稻、小麦和玉米秸秆是安徽省主要的作物秸秆资源,3者合计可占秸秆资源总量的82.23%,年可收集量分别为1567.86、1539.43和582.98万t;皖北地区秸秆资源占全省资源总量的49.75%;江淮之间为32.08%;皖南山区为18.17%,呈现出明显的由北向南逐步递减的整体趋势。在此基础上,结合秸秆能源化利用方式,将安徽省秸秆资源利用能源化利用划分为重点开发区(A区)、适度开发区(B区)和限制开发区(C区)等3个区域。为安徽省秸秆资源开发及能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推荐文章
主要农作物秸秆养分资源现状及其肥料替代潜力分析——以安徽省为例
秸秆产量
秸秆养分资源量
当季养分利用率
化肥
安徽省
农作物秸秆管理技术与措施及其生态补偿——以安徽省为例
秸秆
综合利用
管理
生态补偿
安徽省
贵阳市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空间分布与利用
农作物秸秆
资源化利用
空间分布
贵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及能源化利用评价--以安徽省为例
来源期刊 中国农学通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秸秆资源 调查 能源化利用 评价 安徽省
年,卷(期) 2014,(29) 所属期刊栏目 生态资源环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228
页数 7页 分类号 S216.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伟伟 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 33 242 9.0 14.0
2 伍德林 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 42 267 10.0 14.0
3 吴照学 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 29 94 5.0 9.0
4 宗文明 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 20 95 6.0 9.0
5 杨智良 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 50 228 8.0 13.0
6 鲍恩财 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 4 26 2.0 4.0
7 田争光 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 1 2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130)
二级引证文献  (19)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1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秸秆资源
调查
能源化利用
评价
安徽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学通报
旬刊
1000-6850
11-1984/S
大16开
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22号楼中国农学会期刊处
2-772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902
总下载数(次)
53
总被引数(次)
26920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