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可逆性后部脑白质综合征(RPLS)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RPLS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10年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确诊的RPLS 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对该病的诊治及误诊特点进行讨论.结果 本组男性3例,女性9例,继发于子痫、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共5例,剖宫产术后1例,高血压病2例,其他病因为应用化疗药物、应用免疫抑制剂.RPLS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癫痫发作、意识障碍、视觉异常、精神行为异常.影像学表现为大脑后部为主对称性白质水肿,头颅CT表现为双侧顶枕叶为主的对称片状低密度影,头颅MRI对本病诊断意义更大.本组12例患者有7例曾被误诊,误诊率58.3%,其中误诊为病毒性脑炎2例,误诊为静脉窦血栓形成2例,误诊为外伤性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脱髓鞘疾病各1例.经对因对症治疗,10例患者痊愈,复查影像学改变基本或完全消失,2例患者死亡.结论 RPLS发病多有诱因,头痛、癫痫发作、意识障碍、视觉异常、精神行为异常是RPLS的常见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主要是大脑后部对称性脑白质水肿,本病易被误诊为脑炎、静脉窦血栓形成、缺血性脑血管病、脱髓鞘疾病.通过积极的病因干预及对症治疗,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极少数病情严重患者也可能出现死亡.
推荐文章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21例临床分析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临床特点
影像学特点
1例妊娠合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妊娠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护理
33例可逆性大脑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影像学特征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影像学
临床表现
肾病综合征致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一例
肾病综合征
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病例报告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可逆性后部脑白质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
来源期刊 中华全科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脑白质综合征 临床 核磁共振成像
年,卷(期) 2014,(11) 所属期刊栏目 全科医学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57-1759
页数 分类号 R74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尊胜 江苏省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11 26 3.0 4.0
2 李可 江苏省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9 12 2.0 3.0
3 胡珍珠 江苏省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4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9)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1(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可逆性后部脑白质综合征
临床
核磁共振成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全科医学
月刊
1674-4152
11-5710/R
大16开
安徽省蚌埠市长淮路287号
26-200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638
总下载数(次)
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