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1924年8月底,台静农应《歌谣》周刊主编常惠之请,回故乡安徽霍丘县叶集镇收集流行淮南地区的歌谣,达半年之久,共得当地歌谣两千余首,其中整理发表了167首。1971年,台湾娄子匡先生将其中113首辑录成册,取名《淮南民歌集》。这些民歌,充分反映了两淮地区极具时代特征和地方色彩的风俗民情;抒述了两淮地区儿女心心相印、至死不渝的爱情观念;展示了两淮地区人民以歌言情,以歌示爱的纯真表达。《淮南民歌集》不仅具有重要的两淮文化民俗学价值,而且为中国现代民间文学的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推荐文章
当代诗歌集体化写作阶段的读者和民歌形式问题
当代诗歌
集体化写作
读者
民歌形式
论左权民歌的渊源与独有特色
左权民歌
渊源
独有特色
农网台区改造现场安全管理
农网台区改造
安全管理
长效机制
施工单位
民歌演唱技巧之我见
民歌
演唱技巧
呼吸
语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台静农与《淮南民歌集》
来源期刊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台静农 两淮民歌 价值意义
年,卷(期) 2014,(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57
页数 2页 分类号 I206.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殷宏霞 16 11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台静农
两淮民歌
价值意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月刊
1008-8024
37-1333/G4
山东曲阜师范大学1号行政办公楼
24-194
出版文献量(篇)
1264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