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深度处理印染废水生化出水,使其达到工业回用要求,利用微波活化过硫酸钾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硫酸根自由基·SO4,降解印染废水生化出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考察了硫酸亚铁的投加量,过硫酸钾的浓度及pH的影响,并通过对比实验讨论了微波活化作用效果.结果表明,过硫酸钾微波组合能够有效地去除生化出水中的TOC和色度.对于某印染废水生化出水,处理效果在pH =10时最好,当过硫酸钾浓度为14 g/L时,TOC去除率达57.60%,脱色率为98.28%.研究结果表明,过硫酸钾微波组合对于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效果良好,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推荐文章
混凝-热活化过硫酸盐氧化预处理乳化液废水
乳化液
废水预处理
混凝
热活化过硫酸盐氧化
活化过硫酸盐技术 处理医疗废水研究进展
医疗废水
活化过硫酸盐
高级氧化
活化方式
氧化破胶剂过硫酸钾的安全性
氧化破胶剂
过硫酸钾
热稳定性
安全性
铁碳微电解联合过硫酸盐深度处理造纸废水的研究
造纸废水
深度处理
铁碳微电解
过硫酸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波活化过硫酸钾深度处理印染废水
来源期刊 环境工程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过硫酸钾 微波 印染废水 深度处理
年,卷(期) 2014,(5) 所属期刊栏目 水污染防治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07-1811
页数 分类号 X70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泉源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65 549 13.0 20.0
2 赵琪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4 13 2.0 3.0
3 谭德俊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7 49 5.0 7.0
4 赵哲颖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3 13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9)
共引文献  (40)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17)
19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9(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0(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过硫酸钾
微波
印染废水
深度处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工程学报
月刊
1673-9108
11-5591/X
大16开
北京市2871信箱
82-448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843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1328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