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互联网引入中国20年来,引发了令方位的社会变革,促进了社会的现代化,但与此相关的各种辩论和政治博弈绵延不绝,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能够勉强与此媲美的,莫过于清末官场关于是否引进铁路的大辩论与博弈了。
推荐文章
互联网思维及"互联网+水利"浅析
互联网
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
水利信息化
浅析“互联网+教育”与“教育+互联网”
互联网+
教育
+互联网
融合
互联网视角下的能源互联网发展研究
能源互联网
互联网
发展路径
能源+
浅论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
长尾定理
商业模式创新
粉丝思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仿造西洋互联网无利多害折”
来源期刊 新世纪周刊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互联网 中国近现代史 西洋 仿造 社会变革 政治博弈 大辩论 现代化
年,卷(期) 2014,(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67
页数 1页 分类号 G633.5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互联网
中国近现代史
西洋
仿造
社会变革
政治博弈
大辩论
现代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财新周刊
其它
2096-1251
10-1344/F
北京市朝阳区工体北路8号院三里屯SOHO
32-235
出版文献量(篇)
28920
总下载数(次)
84
总被引数(次)
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