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唢呐作为一种古老的民族乐器,它的成长发展可谓历经沧桑,饱经风霜,在历史的长河中唢呐的身份随着历史的变迁几经变化,从西域传来的外来乐器逐渐发展成为极具中国特色的民族乐器,可见这一乐器在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万物皆有源”,可以说最初的唢呐音乐是依附于庙堂音乐、戏曲、民歌小调的音乐元素发展而来的,作为当代的学习者我们要知道唢呐音乐的根源于何处,“温故而知新”,从传统中学习,吸取民间艺术的精华,为唢呐音乐的创作发展积累创作源泉.
推荐文章
新型相控聚焦超声声场测量实验研究
LabVIEW
水听器
HIFU
声场测量
单焦点
《声声慢》中的境界
李清照
境界
寓情于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唢呐声声探其源
来源期刊 黄河之声 学科
关键词 唢呐 传统曲目 地方风格
年,卷(期) 2014,(10) 所属期刊栏目 音乐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88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282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裴婷 忻州师范学院音乐系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唢呐
传统曲目
地方风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黄河之声
半月刊
1810-2980
14-1039/J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南菜园右安门西街大观园(北门)东楼二层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446
总下载数(次)
73
总被引数(次)
182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