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在发生群体伤时,如何选择安全、省时、有效的预防破伤风的药物。方法以芦山地震中该院收治的218例需预防破伤风的开放性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破伤风抗毒素(TAT)和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预防破伤风的优缺点。结果218例地震伤员TAT或 TIG预防破伤风均有效,TAT 组:过敏5例,遗漏补打5例,皮试到注射中位时间为28 min;TIG组:过敏和遗漏补打均未发生,注射中位时间为4 min。218例地震伤员中均未发现感染破伤风者。结论当面对群体伤需对大量患者进行预防破伤风处置时,使用TIG预防破伤风感染在安全、省时等方面明显优于 TAT,不容易产生差错,缺点是TIG的成本较高。
推荐文章
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在重症破伤风救治中的应用
破伤风
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治疗
5.12地震伤员破伤风抗毒素注射管理的探讨
地震灾害
破伤风抗毒素
管理
破伤风被动免疫临床应用体会
破伤风
破伤风抗毒素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人工免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在芦山地震伤员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重庆医学 学科
关键词 破伤风抗毒素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芦山地震 过敏反应
年,卷(期) 2014,(17) 所属期刊栏目 经验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89-2190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192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8348.2014.17.02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秦俊春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 12 102 4.0 10.0
2 张伟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 244 1768 20.0 33.0
3 曹钰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 148 790 14.0 23.0
4 李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 95 861 17.0 26.0
5 叶磊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 64 290 10.0 15.0
6 饶克飞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 7 18 2.0 4.0
7 周越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 17 65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44)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8)
二级引证文献  (3)
196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破伤风抗毒素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芦山地震
过敏反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重庆医学
半月刊
1671-8348
50-1097/R
大16开
重庆市渝北区宝环路420号
78-27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732
总下载数(次)
32
总被引数(次)
19361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