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近代中国音乐自学堂乐歌勃兴始,辛亥革命时期的学堂乐歌大都是选用外来音调加以填词,注重的是音调的情绪和意境.不论外来歌词表达的政治立场和社会情绪,表现出在音调上独立审美、追求“自由美”的倾向.这种现象其后也极为普遍.显然,音调是可以游离文本内容而独立审美的.由于历史的原因,美育在中国没能生根发芽,音调从属于概念,成为“附属美”,在很多情况下沦为工具,直至在文革中发生对无标题音乐大肆挞伐的闹剧.承认音调是可以独立审美的,是美育在音乐领域里的具体体现.音调是可以独立审美的命题并非强调音调一定要独立审美,要尊重每个人根据自己的阅历和教养寻找并自由地享用“这一个”,要防止的是利用公权力强行推广与美育格格不入的“颜色文艺”.
推荐文章
辛亥革命对当代的五个启示
辛亥革命
当代
近代中国
中华民族复兴
中华复兴
政治创新
盲目排外
人权——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
辛亥革命
人权
功绩
探讨日知会对辛亥革命的作用
日知会
刘静庵
辛亥革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音调是可以独立审美的——辛亥革命时期学堂乐歌的启示
来源期刊 情感读本 学科
关键词 自由美 附属美 美育 音调 学堂乐歌 独立审美
年,卷(期) 2014,(11) 所属期刊栏目 艺术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39,46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946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汪义晓 7 25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自由美
附属美
美育
音调
学堂乐歌
独立审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情感读本
旬刊
1674-4047
42-1774/C
16开
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47号
38-248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048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28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