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目的:探讨臭氧化自体血治疗痛风患者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期望为痛风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有疼痛症状的痛风患者10例,臭氧化自体血治疗浓度为20μg/ml,每周3次,共计10次。采集治疗前、治疗第5次后和治疗第10次后的全血和血清,记录患者视觉模拟评分( VAS)的变化,随访6个月观察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治疗第5次后和治疗第10次后血小板计数( PLT)、单核细胞计数( MONO)、肌酐、尿酸、低密度脂蛋白( LD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第5次后和治疗第10次后VAS较治疗前降低( P<0.05)。患者一般耐受性良好,无死亡病例,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1例患者出现轻度不良反应(在治疗第7次后感觉轻度头晕和恶心,2 h后恢复正常);随访6个月内痛风患者疼痛复发率为30%(3/10)。结论臭氧化自体血治疗可以缓解痛风患者的疼痛,具有镇痛的作用;患者耐受性良好,安全,没有严重不良反应;对于有合并症、药物治疗有禁忌证的痛风患者,可以作为缓解疼痛症状的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推荐文章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非布司他
痛风伴高尿酸血症
有效性
安全性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非布司他
痛风
高尿酸血症
有效性
安全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臭氧化自体血治疗痛风患者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学科
关键词 痛风 臭氧 疼痛测定 治疗结果
年,卷(期) 2014,(30) 所属期刊栏目 短篇论著 Short Reports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09-361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97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4.30.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倪家骧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科 217 1712 19.0 29.0
2 武百山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科 51 335 11.0 15.0
3 曹国庆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科 19 154 6.0 12.0
4 李秀华 潍坊医学院麻醉学系 14 61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31)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痛风
臭氧
疼痛测定
治疗结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全科医学
旬刊
1007-9572
13-1222/R
大16开
1998-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1368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