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对颈源性眩晕以及颈椎不稳定之间的关系问题探讨其中医分型治疗理论。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患有颈源性眩晕症的病患50例,其中男性病患人数为31例,女性病患人数为19例。年龄范围在30~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3岁。对全部50例病患进行关于颈源性眩晕与颈椎不稳定关联性分析以及中医分型论治。确诊是否存在颈椎不稳定以及病发的几率。对病患分为对照组与病例组,分析病患病发特征以及中医分型的差异性。结果:本次实验中对照组50位病患并无发生颈椎不稳定情况,发病率为0%,病例组共50例病患,36例出现颈椎不稳定情况,发病率为72%。颈2~7椎体后援夹角(6.75±0.89)。结论:颈源性眩晕病患的颈椎椎体后缘夹角在7°以内不会产生颈源性眩晕。中医分型论治对颈源性眩晕效果良好。
推荐文章
不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证型与冠状动脉病变积分的相关性研究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中医证型
Gensini积分
危险因素
相关性
胸痹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证型与冠状动脉造影的相关性研究
胸痹
不稳定型心绞痛
冠状动脉造影
中医辨证分型
颈源性眩晕的诊疗进展
颈源性眩晕
椎动脉
理筋
整脊
颈椎微调复位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
颈性眩晕
颈椎病
手法正骨
眩晕积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颈源性眩晕与颈椎不稳定相关性及其中医分型论治的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中医临床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颈源性眩晕 颈椎不稳 中医分型 临床论治
年,卷(期) 2014,(24) 所属期刊栏目 虚证 asthenia syndrome?R223;247.9;918.02/04;335;339.3;591;592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62
页数 2页 分类号 R274
字数 12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7860.2014.24.02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49)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8(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9(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2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颈源性眩晕
颈椎不稳
中医分型
临床论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临床研究
旬刊
1674-7860
11-5895/R
16开
北京市昌平区102218-59信箱
200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783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868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