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郭沫若是一位“全能式”的文化巨人,而金斯堡被誉为“垮掉的一代”之父,诗歌创作是二人文学活动的起点,甚至是贯穿整个生命历程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郭沫若与金斯堡诗歌创作背景及创作理念等内容的基础上,着重探究了二者在诗歌创作题材方面的取舍差异,旨在抛砖引玉,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有所推动.
推荐文章
论川梅诗歌创作的四阶段
川梅诗歌
主题
风格
阶段
诗歌创作课程与大学教育
诗歌
课程
大学
教育
浅析李白诗歌创作中的仙味
仙味
喜好
想象
夸张
论崔致远的诗歌创作
晚唐诗歌
崔致远
高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郭沫若与金斯堡诗歌创作题材的取舍差异
来源期刊 文学教育(中) 学科
关键词 郭沫若 金斯堡 诗歌 创作题材 差异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文学评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2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412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廖飞 17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郭沫若
金斯堡
诗歌
创作题材
差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学教育(中)
月刊
1672-3996
42-1768/I
16开
湖北省武汉市
38-423
200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706
总下载数(次)
40
总被引数(次)
539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