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连续监测机械通气患者的人工气道气囊压力,建立其压力衰减的数学模型,探讨气囊压力的最佳监测频率。方法选取呼吸重症监护室辅助通气患者158例,根据指南推荐的人工气道气囊压力最高限,调整压力到30 cmH2 O,采用PORTEX压力监测表,每小时监测并记录实际压力,基于测得的压力数据,使用曲线拟合法建立压力衰减数学模型,计算获得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监测的合适频率。结果取每小时测取的气囊压力平均值做曲线拟合,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得出最佳间隔时间为4.24 h;取每小时测取的气囊压力的下限做曲线拟合,则得出最佳间隔时间为3.06 h。结论建立人工气道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至少间隔4.24 h监测并校正气囊压力一次;若基于更为安全的角度考虑,以防止气囊漏气及相应并发症的发生,应间隔3.06 h监测并校正气囊压力一次。
推荐文章
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
人工气道
气囊
管理
老年危重病人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监测及护理
危重病人,老年
人工气道
气囊压力监测
广东省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监测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
人工气道
气囊压力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监测
重症监护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人工气道气囊压力衰减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来源期刊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学科
关键词 人工气道 气囊压力 衰减数学模型
年,卷(期) 2014,(34)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 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92-4394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310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蔚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 5 20 3.0 4.0
2 毛丽洁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 6 75 6.0 6.0
3 杨晔琴 温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9 18 3.0 4.0
4 庄丹雯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 1 9 1.0 1.0
5 郑秀云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 10 30 4.0 5.0
6 陈淑珍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 4 22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107)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66)
二级引证文献  (21)
197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工气道
气囊压力
衰减数学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旬刊
1674-2907
11-5682/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外大街香炉营东巷2号院1-7-301
82-352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984
总下载数(次)
125
总被引数(次)
17708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