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脑缺血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多途径损伤的酶促级联反应,由于缺血缺氧能量供应不足,谷氨酸从胞内释出,细胞外谷氨酸激增导致突触后受体过度激活,钙离子内流激活大量的酶引发信号级联反应。中药兼具整体,充分发挥复方的优势可作用于脑缺血损伤的多个环节,从而对脑缺血损伤病理过程起到干预作用。中医将缺血性脑血管病定义为"中风"的一种,我国用中草药防治脑血管疾病的历史悠久,并且中药作用温和持久,毒副作用小,注重攻补兼施,具有多靶点,多成分的综合治疗优势。本文就中药对脑缺血的影响及干预机制进行综述。
推荐文章
纳洛酮对反复脑缺血再灌注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机制
侧脑室注射
反复脑缺血再灌
学习记忆
纳洛酮
丙二醛
β-内啡呔
早期督脉电针干预对慢性脑缺血大鼠MDA、SOD的影响
脑缺血
督脉
电针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雌激素对脑缺血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
雌激素
脑缺血
神经保护作用
脑血流量
细胞凋亡
雌激素受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药对脑缺血的影响及干预机制
来源期刊 医学信息 学科
关键词 脑缺血 中药 治疗
年,卷(期) 2014,(1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0-630,631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295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艳 河北联合大学基础医学院 6 22 3.0 4.0
2 段国贤 河北联合大学基础医学院 7 15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6)
共引文献  (115)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2(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缺血
中药
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信息
半月刊
1006-1959
61-1278/R
大16开
西安曲江新区雁翔路3001号旺座曲江G座10705号
52-98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7691
总下载数(次)
86
总被引数(次)
13988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