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方法]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研究种植密度(43.2万、52.5万、75.0万、97.5万、106.8万株/hm2)、复合肥施用量(281.8、375.0、600.0、825.0、918.2 kg/hm2)对苦荞产量的影响.[结果]种植密度和施肥对苦荞产量影响显著,都表现为低水平下呈正效应,高水平下呈负效应,并且互作效应显著.获得产量高于2 100 kg/hm2的合理取值区间为:种植密度84.50万~102.97万株/hm2,施肥320.33 ~ 505.05 kg/hm2.建立的数学模型y=2 208.63+ 122.53X1-114.33X2-200.91X2-205.58X2-184.85X1X2的拟合程度较好,对苦荞生产具有实际指导作用.[结论]该研究可为苦荞高产优质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推荐文章
喀斯特山区苦荞秋播高产栽培技术
秋苦荞
高产
栽培技术
喀斯特山区
昭通市昭阳区苦荞高产栽培技术
苦荞
高产
栽培技术
云南昭通
昭阳区
黔西北高寒山区苦荞春播高产栽培技术
苦荞
春播
高产栽培
黔西北高寒山区
凉山州苦荞高产栽培技术
苦荞
播种
日常管理
收获
四川凉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苦荞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苦荞 高产栽培技术 数学模型
年,卷(期) 2014,(29) 所属期刊栏目 农艺·园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02-10104
页数 3页 分类号 S517
字数 331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学映 18 78 5.0 8.0
2 朱体超 14 65 5.0 8.0
3 张莉 29 67 5.0 6.0
4 陈光蓉 17 114 5.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2)
共引文献  (169)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苦荞
高产栽培技术
数学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