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科技与创新       
摘要:
利用NCEP/NCAR逐6h1°×1°再分析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山西区域雨量站和GPS大气可降水量资料,对2012-07-30-31的暴雨天气过程中的水汽输送和收支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热带辐合带北侧的偏东气流与副热带高压西侧的偏南气流是本次暴雨的水汽来源;暴雨中心出现在低层水汽通量大值中心和下风方的水汽通量辐合中心之间,气柱水汽总量空间分布在水平梯度≥30 mm/°N(E)的区域(干、湿空气的交汇区).暴雨区水汽主要来自对流层中低层的水汽辐合,低层东西向的水汽辐合是其主要贡献者,南边界水汽输入的突然增大或减小对暴雨的发生、发展和消亡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对流层中低层水汽输送分别对应山西北部和南部暴雨区,同时水汽输送极大值出现时间较强降水出现时间有1~3h的提前.
推荐文章
1961—2017年广西区域性暴雨过程变化特征
区域性暴雨
低通滤波法
线性趋势
2013-07-03山西南部区域性大暴雨成因分析
大暴雨
中尺度对流系统
中尺度涡旋
成因
2011年10月一次广西区域性暴雨特征分析
冷暖空气交汇
TBB平均场:水汽收支
江西“2010.6.19”特大暴雨水汽输送过程分析
特大暴雨
水汽输送
整层水汽输送梯度
wRF模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07.30”山西区域性暴雨的水汽输送特征分析
来源期刊 科技与创新 学科
关键词 暴雨 水汽输送 水汽收支 GPS大气可降水量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气象科技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0-141,145
页数 3页 分类号 P458.1+2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9)
共引文献  (168)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4(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暴雨
水汽输送
水汽收支
GPS大气可降水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技与创新
半月刊
2095-6835
14-1369/N
大16开
2014-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65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028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