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揭示主要经济性状对南方稻区早籼产量的影响规律,采用相关、通径、主成分和回归分析方法,对2009-2011年南方稻区早籼区域试验29个水稻品种或组合的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经济性状的变异系数最大的是有效穗(12.78%);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有效穗(0.5632**)、千粒重(0.7456**)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早籼产量信息的主要因子是粒数因子、贡献率为39.93%,生育期因子、贡献率为20.28%,粒重因子、贡献率为17.30%;从主成分第一特征向量分析结果看,负荷量较大因子是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前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就达到77.51%.通径分析表明4个产量构成因素的直接通径系数的大小依次为:总粒数(Py2=0.9601)>千粒重(Py4=0.7309)>结实率(Py3=0.6872)>有效(Py1=0.5411).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早籼产量的72.56%是由有效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决定.据此结果,提出了早籼高产育种和高产栽培的主攻方向.
推荐文章
早籼杂交稻稻米品质性状相关分析
早籼杂交稻
品质性状
相关分析
早籼产量与产量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早籼
产量性状
关联度分析
早籼金早09直播高产群体经济性状与产量分析
早籼稻
金早09
直播
高产群体
经济性状
产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南方稻区早籼产量与主要经济性状的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农学通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早籼 产量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主成分分析
年,卷(期) 2014,(15) 所属期刊栏目 农学—应用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8-172
页数 分类号 S330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强 32 82 5.0 7.0
2 涂军明 24 65 5.0 6.0
3 王欢 26 46 4.0 5.0
4 梅凯华 15 37 4.0 4.0
5 吕锐玲 21 36 4.0 4.0
6 张盛 19 15 2.0 3.0
7 金红梅 19 19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8)
共引文献  (127)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早籼
产量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主成分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学通报
旬刊
1000-6850
11-1984/S
大16开
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22号楼中国农学会期刊处
2-772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902
总下载数(次)
53
总被引数(次)
26920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