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导致血小板输注效果不佳的相关因素,对临床血液疾病的治疗作指导。方法以88例2012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在我院接受血小板输注治疗的血液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血小板输注1d之后的外周血血小板进行计数,以血小板增高指数以及血小板回收率来对输注的效果进行综合的判定,并分析导致输注效果不佳的原因。结果88例患者经诊断,31例患者患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1例患者患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5例患者患再生障碍性贫血、21例患者患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血小板的输注次数为381次,其中136次血小板输注效果不佳,所占的比例为35.70%(136/381)。而相关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了人为因素、多次输注导致患者产生血小板抗体、患者肝脾肿大、输注前患者发生感染以及有发热症状,所占比例分别为15.44%(21/136)、17.65%(24/136)、21.32%(29/136)、40.44%(55/136)、5.15%(7/136)。结论目前临床上之治疗血液性疾病患者的过程中,进行血小板输注,导致输注效果不佳的因素较多,其中感染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并且随着对患者进行输注次数的增加,输注的效果也会随之减弱。
推荐文章
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血液病
血小板输注
血小板单采法
疗效
不同剂量血小板输注效果的Meta分析
血小板输注
出血
Meta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小板输注效果不佳分析
来源期刊 医学信息 学科
关键词 血小板输注 效果不佳 影响因素 感染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9-200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185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连刚 贵州省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输血科 5 5 1.0 2.0
2 龚燕 贵州省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输血科 3 5 1.0 2.0
3 墙新友 贵州省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输血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小板输注
效果不佳
影响因素
感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信息
半月刊
1006-1959
61-1278/R
大16开
西安曲江新区雁翔路3001号旺座曲江G座10705号
52-98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7691
总下载数(次)
86
总被引数(次)
13988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