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研究7个玉米常规玉米自交系种子不同盐浓度处理(2、4、6、8、10、12、14、16、18 g/L)下的耐盐性,统计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相对胚根长度,分析其耐盐浓度、耐盐半致死浓度、耐盐极限浓度和各指标隶属函数,综合评价了各自交系的耐盐性。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自交系的发芽势、发芽率和胚根长度都呈下降趋势,自交系间存在显著差异。当盐浓度增加到10 g/L时,各自交系的发芽率、发芽势差异最大;在14 g/L的盐浓度下自交系间相对胚根长度差异最大。各自交系中耐盐浓度最高的为PHB1M,其次为昌7-2和PH4CV。耐盐半致死浓度、耐盐极限浓度最高的自交系为PHB1M。综合分析各指标搞盐隶属值,各自交系的耐盐性强弱顺序依次为:PHB1M>昌7-2>PH4CV>PH6WC>4112>W9706>SY90。
推荐文章
NaCl胁迫对不同耐盐性玉米自交系萌动种子和幼苗离子稳态的影响
NaCl胁迫
玉米自交系
萌动种子
幼苗
离子稳态
大麦发芽期的耐盐性研究
大麦
耐盐性
发芽率
相对生长率
多胺对玉米种子吸胀期间耐冷性和种子发芽能力的影响
多胺
玉米自交系
低温胁迫
吸胀
抗氧化酶
发芽
兴安盟地区粳稻种子盐胁迫下的发芽特性及耐盐性评价
粳稻种子
盐胁迫
发芽率
相对盐害率
耐盐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发芽期不同玉米自交系种子耐盐性研究
来源期刊 现代农业科技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 耐盐浓度 耐盐半致死浓度 耐盐极限浓度 耐盐性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农艺学 -- 农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3
页数 3页 分类号 S513
字数 215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委林 延边大学农学院 24 37 4.0 5.0
2 滕文星 2 3 1.0 1.0
3 刘荣清 10 19 2.0 4.0
4 崔明元 9 5 2.0 2.0
5 黄文 12 10 2.0 2.0
6 于光磊 5 3 1.0 1.0
7 姜海英 4 3 1.0 1.0
8 王振萍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99)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5)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米自交系
耐盐浓度
耐盐半致死浓度
耐盐极限浓度
耐盐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农业科技
半月刊
1007-5739
34-1278/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
26-41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497
总下载数(次)
131
总被引数(次)
16651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