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首先采用“特殊液相沉淀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然后通过“浸渍法”制备了活性炭负载的纳米二氧化钛粉体,最后把甲基蓝溶液作为模拟工业废水,以自制的活性炭负载的二氧化钛作为催化剂对其降解,研究了活性炭和二氧化钛不同质量比、催化剂的投入量等因素对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活性炭和二氧化钛质量比为2:1时降解率最高,在250mL浓度为10mg/L的甲基蓝溶液中投入1g本催化剂时1h内降解率高达100%。
推荐文章
活性炭负载纳米二氧化钛对水体中砷的去除
纳米二氧化钛
活性炭
负载
吸附
光催化二氧化钛(TiO2)活性炭再生控制系统
光催化
二氧化钛(TiO2)
活性炭
再生
二氧化钛-活性炭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二氧化钛
活性炭
复合材料
光催化
二氧化钛发光与光催化性能关系的研究
二氧化钛
发光性能
光催化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活性炭负载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来源期刊 科学时代 学科
关键词 特殊液相沉淀法 纳米二氧化钛 活性炭 光催化
年,卷(期) 2014,(1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6-98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198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开棘 辽宁科技大学理学院 22 49 5.0 6.0
2 王开明 辽宁科技大学理学院 40 78 5.0 6.0
3 杨帅 辽宁科技大学理学院 5 3 1.0 1.0
4 赵文东 辽宁科技大学理学院 4 0 0.0 0.0
5 覃小容 辽宁科技大学理学院 3 0 0.0 0.0
6 岳孟言 辽宁科技大学理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2)
共引文献  (88)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特殊液相沉淀法
纳米二氧化钛
活性炭
光催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学时代
半月刊
1005-250X
46-1039/G3
16开
北京市
24-165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981
总下载数(次)
66
总被引数(次)
79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