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改则县境内,大地构造归属于班公湖-怒江-昌宁-孟连对接带内,包含南羌塘残余弧盆地。北部为北羌塘-甜水海陆块,南部为冈底斯陆块。论文以改则地区侏罗纪-早白垩纪沙木罗组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踏勘与实测剖面调查基础上,通过地层划分对比、沉积相分析方法,建立盆地充填序列,进而探讨控盆机理与大地构造背景。通过研究确定沙木罗组时代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沙木罗组分为混积陆棚相和斜坡相。认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班公湖-怒江洋为残余海盆地。
推荐文章
豫西南马市坪盆地上侏罗统-下白垩统沉积特征及演化序列
马市坪盆地
上侏罗统-晚白垩统
沉积环境
河流沉积
西藏措勤盆地下白垩统多巴组沉积环境分析
西藏前陆盆地多巴组沉积环境
济源下侏罗统鞍腰组沉积构造特征及环境解释
济源盆地
鲍玛序列
浊流沉积
沉积构造
伊犁盆地南缘郎卡地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沉积特征及演化
伊犁盆地
郎卡地区
西山窑组
辫状河三角洲
相标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西藏改则东上侏罗统-下白垩统沙木罗组沉积环境分析
来源期刊 科技视界 学科
关键词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沙木罗组 沉积相 盆地演化
年,卷(期) 2014,(11) 所属期刊栏目 项目与课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70,139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332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利东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121 1538 20.0 33.0
2 杨文光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55 297 9.0 15.0
3 纪国忠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5 7 2.0 2.0
4 王怡璇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6 2.0 2.0
5 曾江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5 7 2.0 2.0
6 余浩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6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1)
共引文献  (479)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6)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沙木罗组
沉积相
盆地演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技视界
旬刊
2095-2457
31-2065/N
大16开
上海市
201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598
总下载数(次)
165
总被引数(次)
683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