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使心脏体外循环术后病人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心脏手术是在体外循环下实施,对心肺功能都有较大影响,术后早期呼吸与循环功能尚不稳定,需用机械通气以减轻呼吸作功,减轻心脏负担,保证全身供氧,但机械通气以及身上安置的各种管道给病人的生理和心理造成极大的不适和痛苦,1995年美国学者 Kolcaba 提出舒适护理概念(theory of comfotr,rae)[1],1998年台湾华杏出版社总裁萧丰富先生提出"萧氏双 C 护理模式"[2],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使人无论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结论舒适护理可以降低患者心理生理上的不适,提高术后患者的舒适性,缩短 ICU 住院天数,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