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研究半透明硅基薄膜电池效率与透明度的关系,该文分别采用转移矩阵和AMPS-1D模拟软件进行了计算,建立了两者的定量关系。建立1个兼顾透明度与效率的评价指标,评估应用于光伏建筑一体化( BIPV)的半透明硅基薄膜电池的性能。分析了氧化铟锡( ITO)电极厚度对电池透明度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最优的非晶硅和微晶硅半透明硅基薄膜电池效率分别为4.7%、4.6%,其可见光透明度分别为56%、49%,适当的ITO厚度可以使电池透明度提高3%。
推荐文章
纳米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纳米硅薄膜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
沉积理论
性能
微粒散射对半透明流体层光谱吸收特性的影响
半透明流体
吸收特性
微粒散射
MonteCarlo法
氢化纳米硅薄膜及其太阳电池
纳米硅
太阳电池
薄膜
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及市场发展现状
薄膜太阳能电池
非晶硅
转换效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BIPV用半透明硅基薄膜电池模拟计算
来源期刊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光伏建筑一体化 半透明电池 硅基薄膜电池 效率 透明度 转移矩阵 AMPS-1 D 氧化铟锡 电极厚度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8-372
页数 5页 分类号 TM914
字数 235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4177/j.cnki.32-1397n.2015.39.03.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冯晓东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3 86 3.0 9.0
2 张玮皓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 57 2.0 4.0
3 陈佳男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 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光伏建筑一体化
半透明电池
硅基薄膜电池
效率
透明度
转移矩阵
AMPS-1 D
氧化铟锡
电极厚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5-9830
32-1397/N
南京孝陵卫200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10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341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