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查阅与香附记载相关的本草文献,对香附正本清源,以确保其质优效良、临床使用安全有效,以期从中挖掘其中重要或特殊功能主治,指导现代研究方向及相关产品的开发,以利于其多元化发展.方法:查阅自香附药用以来的主要本草、后世对其的注解类本草书籍,及现代重要的中药辞典,对香附进行本草考证,从包括其药用名、品种、功能主治及采收、加工炮制等多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结论:古代香附品种固定为莎草科莎草;而其药用部位由最初不明确而最终确定为根茎;采收加工基本为二、八月采,去毛晒干净制;功效方面主要用于气血调和,主治妇科疾病,总的来说,古今变化不大且经历多年医学佐证,逐步完善.而主产地有一定的变化,主产地由古书记载的广东、重庆、湖南一带,逐步发展为山东、广西、江浙一带,性味归经方面古今差异一直为各代医家所争论,应对争议之处进行相关研究,以利于香附的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并期能从中获取新信息,更加适宜现代临床用药需求.
推荐文章
《本草图经》药物杜衡的本草考证
杜衡
本草图经
本草考证
荚蒾原植物的本草考证
荚蒾
果实特征
传统中药
原植物
考证
紫珠原植物的本草考证
紫珠
原植物
考证
“海桐”原植物的本草考证
传统中药
海桐
同名异物
同物异名
植物形态
药用功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香附的本草考证
来源期刊 中药与临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香附 本草考证 药用名称 品种 功能主治 采收加工与炮制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本草文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61
页数 6页 分类号 R281
字数 575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4)
共引文献  (83)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3)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香附
本草考证
药用名称
品种
功能主治
采收加工与炮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药与临床
双月刊
1674-926X
51-1723/R
16开
成都市下汪家拐街19号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1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66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