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生物降解方法是处理有机物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的主要途径。试验以污染场地土壤为样本,分析土样的有机碳含量、容重、密度、孔隙比、饱和含水率等基本物理特性,并制作成试验土柱,模拟研究四氯化碳在包气带土壤中垂直迁移规律,动态分析影响生物降解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四氯化碳随淋溶作用向深层迁移,并在包气带底部积聚;温度是影响生物降解的重要因素,当温度为18℃时,稳定降解率最大为48.2μg/L;该菌株最适宜降解的四氯化碳淋溶强度为42.3μg/L ,此时菌株能正常地进行生物代谢;25 g/L的葡萄糖对微生物降解有促进作用,稳定降解率达44.3%。
推荐文章
四氯化碳催化加氢研究进展
四氯化碳
加氢脱氯
氯仿
催化剂
气相催化加氢法处理四氯化碳的研究进展
四氯化碳
气相催化加氢
氯仿
四氯乙烯
四氯化碳作为反应原料的研究进展
四氯化碳
消耗臭氧层物质
原料
转化
四氯化碳对厌氧降解系统中两类主要细菌的影响
四氯化碳
厌氧系统
发酵性细菌
硫酸盐还原菌
毒性
生物降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四氯化碳在包气带的迁移机理及动态降解
来源期刊 工业安全与环保 学科
关键词 动态模拟 生物降解 四氯化碳 土柱试验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环境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8-91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289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捷 55 128 5.0 8.0
2 梁峙 徐州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 60 197 9.0 11.0
3 梁骁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36 66 4.0 6.0
4 肖扬 徐州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 30 131 6.0 10.0
5 吴伟力 徐州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 14 11 2.0 2.0
6 赵海明 徐州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 12 43 4.0 6.0
7 刘喜坤 27 61 4.0 6.0
8 仇琛 徐州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 31 55 4.0 6.0
9 韩宝平 徐州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 43 366 10.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动态模拟
生物降解
四氯化碳
土柱试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业安全与环保
月刊
1001-425X
42-1640/X
大16开
武汉市青山区和平大道1244号
38-4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57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8395
相关基金
国家星火计划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www.cnsp.org.cn/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