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12年4月11日发生的M8.6印度洋地震是一次不寻常的洋内走滑大地震.在几天中,距离震中很远(数千千米)处的全球M≥4.5和M≥6.5地震活动发生率都有提高.走滑型主震通过其勒夫波触发了全球性的走滑余震,并持续了数天.但在随后的95天中,M≥6.5地震的活动率下降到零,而在此期间M≤6.0的全球地震发生率则与背景接近.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震后95天的时间内很少不发生M≥6.5的地震,大型主震之后更是没有过.同时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历次大主震(M≥8)后的静止期或者是非常短,或者是在给定主震后经过很长时间才开始,对于这一点我们无法给出相应的物理解释.2012年主震的独特之处体现在两个方面:短暂的全球地震活动增多和随后很长的静止期.我们认为,这两者之间是有联系的,且可以将这种模式解释为全球断层系动态应力作用的结果.瞬时动态应力可以促进短期的触发,但自相矛盾的是,它也可以暂时抑制破裂,直到背景构造负荷将断层系恢复到主震前的应力水平.
推荐文章
2012年北苏门答腊西海域Mw8.6地震的孕震机理及其对地震活动性的影响
2012苏门答腊Mw8.6地震
走滑型地震
孕震机理
地震触发
地震活动性
中国大陆
我国南方冬季极端降水与印度洋海温的关系
冬季极端降水事件
印度洋海温
SVD分解
EOF分析
南方
2000年上半年全球地震活动
全球地震活动
2000年上半年
地震矩释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012年4月11日M8.6印度洋地震的深远影响:短期全球触发后为更长期全球阴影
来源期刊 世界地震译丛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5-123
页数 19页 分类号
字数 934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素梅 15 10 2.0 2.0
2 Fred F.Pollitz 1 0 0.0 0.0
3 Roland Bürgmann 1 0 0.0 0.0
4 Ross S.Stein 1 0 0.0 0.0
5 Volkan Sevilgen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世界地震译丛
双月刊
1003-3238
11-2368/P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学院南路5号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7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