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采用溶度参数法分离提取补阳还五汤浸膏中不同极性段成分群,为建立适应中药复方特点的有效性研究方法提供新的思维方法和实验依据.方法 选择正已烷、正已烷-正丁醇(1∶1)、正丁醇、乙醇、甲醇、83%甲醇、68%甲醇、51%甲醇、34%甲醇、18%甲醇以及水11种不同溶度参数的溶剂获取补阳还五汤浸膏不同极性段有效成分群,并用反相HPLC考察各成分群指纹图谱特征及相似度评价.结果 11种不同溶度参数的溶剂可以分别提取分离得到补阳还五汤不同极性段成分群,且不同处理样品液指纹图谱相似度差异大,所合成分类别与含量也不同.结论 溶度参数法能够应用于中药复方多成分的提取分离,为中药复方有效性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验基础.
推荐文章
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探微
补阳还五汤
临床应用
补阳还五汤临证举隅
补阳还五汤
益气活血化瘀
脑梗死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慢性肾小球肾炎
补阳还五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补阳还五汤
作用机制
心脑血管病
基于体外实验探讨补阳还五汤对血管新生的影响
补阳还五汤
血管新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计数8
划痕迁移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溶度参数法提取补阳还五汤不同极性段成分群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南药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溶度参数法 中药有效性 指纹图谱 极性段成分群
年,卷(期) 2015,(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8-36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8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39/j.issn.1672-2981.2015.04.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贺福元 146 1633 23.0 33.0
2 段晓鹏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南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3 8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4)
共引文献  (246)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9(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2(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补阳还五汤
溶度参数法
中药有效性
指纹图谱
极性段成分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南药学
月刊
1672-2981
43-1408/R
大16开
长沙市人民中路139号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内
42-290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28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61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