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分地区叙述了广东从新石器时代中期到先秦以前农业考古的状况。认为距今6500年左右广东才有比较明显的原始稻作的迹象。在粤北地区,距今4500年的石峡文化,是岭南原始稻作的标志性事件。但是石峡文化稻作的辉煌没有延续到石峡中层反而有退化迹象,石峡上层亦如此。石峡稻作的发展程度和扩散有待新的考古发现来论证。在粤西,杏花河流域的原始稻作也有发展的迹象,但是如将粤西的原始稻作作为文化来考察,在考古上的证据尚显薄弱。在粤中,早期出现的咸头岭遗址等沙丘遗址,是一种以采捕为主,兼有农业的类型,但由于季节性强而原始农业并未能发展起来,大部分沙丘、贝丘遗址都是以采捕渔猎为主的。西樵山文化是大型石器制作场,但是它的遗址类型主要是以采集捕猎业,兼农业的类型。在粤中广泛分布的贝丘遗址,只有河岸型贝丘遗址稍有农业的内涵,海岸型、河口型贝丘遗址则缺乏原始农业。在进入青铜时代的河宕遗址、村头遗址,尽管有大型居住遗址,但还是以渔猎捕猎为主,原始农业占的比例不大,因此它们缺乏持续发展的后劲。粤东、粤西南的考古文化中,较之上述地区原始农业的内涵更为薄弱。通过对新石器时代中期到先秦时代的考古地域的分析,认为锄耕农业在这一时期并未能充分发展起来,原始农业并未能为岭南早期文明的起源提供充足的剩余物。
推荐文章
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陶瓷文化
新石器时代
陶瓷
文化
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气候与环境
海岱地区
新石器时代
气候
环境
环境视域下新石器时代晚期内蒙古中南部农业研究——兼论早期畜牧业的起源
新石器时代晚期
内蒙古中南部
粗犷型旱地农业
混合经济
畜牧业起源
福建漳平奇和洞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牙病
牙病
新石器时代早期
奇和洞遗址
福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石器时代中期到先秦以前广东农业考古地域
来源期刊 广州文博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原始农业 稻作农业 石峡文化 新石器时代晚期 农业考古 青铜时代 古栽培稻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0-247
页数 18页 分类号 K878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建新 36 163 8.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原始农业
稻作农业
石峡文化
新石器时代晚期
农业考古
青铜时代
古栽培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州文博
年刊
16开
广东省广州市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8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9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