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慢性唇炎属中医“唇风”的范畴,其发病原因和机理尚不明确,治疗仍是临床的难题。从中医“脾胃和”理论与西医学“菌群稳态”角度切入,认为消化道菌群失调可能是慢性唇炎发生的主要病理基础之一;初步提出中医治疗本病当以“和”为贵,用药时在滋养与化浊或清热之间平衡,既不可化浊或清热太过伤正,也不可滋养过度;兼顾运脾和胃,切勿过分寒凉以败脾损胃,或滋腻太甚而阻滞脾胃;诊治过程中切忌只见“病”而不见“人”。
推荐文章
《伤寒论》脾胃病证治探要
伤寒论
脾胃病
痞满
便秘
呕吐
下利
腹痛
从脾论治慢性唇炎验案举隅
从脾论治
慢性唇炎
崔德芝教授
四君子汤
健脾祛湿法
健脾清热法
从中医脾胃角度论治小儿过敏性鼻炎
小儿过敏性鼻炎
鼻鼽
脾胃
变应性鼻炎
边天羽从脾胃论治湿疹经验
湿疹
脾胃
名医经验
边天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脾胃和”论治慢性唇炎思路
来源期刊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慢性唇炎 脾胃和 菌群失调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与思路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8-159,16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56.39
字数 333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359/j.cnki.gzxbtcm.2015.01.03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劳绍贤 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 135 2055 24.0 38.0
2 胡玲 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 106 1112 19.0 30.0
3 蔡佳仲 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 18 123 6.0 10.0
4 陈苇菁 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 38 117 7.0 10.0
5 陈万群 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 9 12 2.0 3.0
6 陈昫 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 18 32 4.0 5.0
7 龚琳 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 10 15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7)
197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慢性唇炎
脾胃和
菌群失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月刊
1007-3213
44-1425/R
大16开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广州中医药大学办公楼629室
46-275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4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41777
论文1v1指导